再出发 一路春意 责任在肩
——眉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记者观察
春日载阳,万物勃发。
3月27日,踏上眉山市会议中心大会堂的台阶,来自彭山区的市人大代表张霞与同行代表驻足留影,胸前红色的代表证,既让她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和张霞一样,3月27日至29日,承载着350万眉山人民的重托,300多名市人大代表以表决的方式,行使神圣职责。他们将群众意愿凝聚为加快发展的意志,依照法定程序身体力行,推动着眉山一个个见微知著的进步。
“2016年,市政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项目投资为抓手,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市长罗佳明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历来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头戏。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两个率先”决胜年,也是新一届市政府的开局之年。作为风向标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尤为期待。
回顾过去五年,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团结一心、砥砺前行,谱写了眉山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2016年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市三届政府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将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奋力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目标,以清晰的思路、有力的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全市经济实力更强、城市品质更优、生态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
报告总结过去,一组组数字,一件件实事,一项项业绩,引起与会者共鸣,让人振奋不已。
报告展望未来,一项项目标任务,一件件重点工作,一条条发展措施,擘画蓝图,让人充满期待。
此外,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及环保工作报告等也引起了代表们的热议。
机遇、法治、创新、环保、民生……成为本次会议人大代表聚焦的热词。
“本届政府为城市发展做出的努力,人民群众有目共睹。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真实客观,鼓舞人心。”岳家军代表建议,在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挖掘好城市文化,打造好城市文化品牌,助力城市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市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在环境保护方面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一直是环保工作的难点所在,日益凸现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广大农村的社会发展,影响了群众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来自基层的肖芳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令人期待。”基层代表任清元建议,加大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三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十三五’期间,全市还将建设135个学校,弥补学位不足,满足教育需求。我希望在加大教育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大师资的培育,给教师更多学习的机会。”来自彭山区的教师郑建英代表说。
来自各界的声音在讨论会上碰撞交流,在审议讨论中凝聚共识,每条建议都被认真记录,汇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重托,成为帮助政府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决策参考。在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提出72条宝贵建议,截至去年8月底,所有建议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并分别答复市人大代表,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
3月29日下午,眉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环保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七项决议一一提请表决。代表们郑重举起右手,通过、通过、通过……掌声一次次在会议中心大会堂响起!来自丹棱县桂花村的王作平代表表示,每一次表决,每一次鼓掌,都会心潮澎湃。“我真切感受到,眉山在做实事,眉山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的确,这是一个意志凝聚的时刻——全市经济实力更强、城市品质更优、生态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
这是一个力量汇聚的时刻——GDP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2017年,眉山发展将迈上新台阶。
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开拓进取,全力拼搏,决战决胜“两个率先”,为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而努力奋斗!
步出会场,三天的议程结束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重返岗位。返程途中,一路春意,信心满怀;新的征程,踌躇满志,责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