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公告通知>正文

公告通知

    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2-01-18


    2022111日在眉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易晓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眉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2017年至2021年,全市法院共审结案件188917件,其中市法院审结19789件,分别比前五年上升53.96%36.20%2021年,全市法院审结案件43332件,其中市法院审结案件4523件。

    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推进平安眉山建设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严厉打击煽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邪教犯罪。严惩暴力犯罪,审结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1002件,判处1177人,备受社会关注的故意杀人犯冯学华、任国安被依法判处死刑。审结危害安全生产、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2661件,判处2733人。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审结毒品案件1693件。依法办理特赦案件,市法院获评全国法院特赦实施工作先进集体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气霸”“肉霸”“套路贷黑恶犯罪案件36件,判处510人。彭山区法院审结全省首例恶势力团伙犯罪案,市法院审结全国扫黑办督办的谢江涉黑犯罪案,入选全省法院扫黑除恶十大典型案例。深化打财断血,实施黑财清底,追缴、没收涉黑恶犯罪财产共计6.42亿元。市法院刑事审判团队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审结诈骗、盗窃等侵财犯罪案件2823判处3335人。加大网络传销打击力度,审结鑫圆系特大网络传销案,入选“2019年度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1件,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3件,切实维护群众钱袋子安全。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加大惩治职务犯罪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155判处248人,其中被告人原为厅局级4人、县处级98人。审结魏常平、杨曲冰等具有较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组织公职人员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600余人次,切实发挥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警示教育作用。

    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服务眉山高质量发展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出台17条司法保障措施,促进营商环境司法指标全面提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推动建立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提高重整制度适用率和成功率,稳妥审结眉山启明星等破产案件58件,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建设工程、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8191件,保障全市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市工商联建立协作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3件。加强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审结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被告人尹某某侵犯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秘密犯罪案,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行政机关及市场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依法保护企业及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创新创业行为,激发市场创新活力。设立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多元解纷眉山工作站,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帮助创新主体快速确权、维权。

    服务打赢三大攻坚战。审结集资诈骗、非法吸存等金融犯罪案件87件,联合人行眉山支行、眉山银保监分局等出台金融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意见,设立金融调解中心,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依法严惩涉农骗补骗保、扶贫领域腐败等侵害群众利益犯罪,先后选派47名干警驻村帮扶和援藏援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成都、乐山等九地中院建立岷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机制,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法庭,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323件,助推美丽眉山建设。审结全省首例大气污染环境犯罪案,入选全国环境资源审判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持续推动法治眉山建设

    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全市法院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坚决贯彻市委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派出干警1.5万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及时出台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意见,严厉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仁寿县法院依法从严从快审结全省首例妨害疫情防控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涉疫情典型案例。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妥善审理执行涉疫合同纠纷案件5600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办结行政诉讼、非诉执行和国家赔偿案件4402件。深化府院联动,推动建立府院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深化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探索推行行政诉讼协调机制,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诉前协调化解行政纠纷151件,诉中行政和解案件345件,促进行政纠纷实质化解。建立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常态化报送机制,发送司法建议171条,通过司法审查支持放管服改革,促进优化发展软环境。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执结案件70181件,执行到位金额130.82亿元,仁寿县法院获评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集体。完善信用惩戒机制,对36236名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将10681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罚款108.48万元,司法拘留238人,判处拒执罪22人。在全省首创网格员协助执行机制,进一步提升查人找物效率,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完善执行救助机制,探索建立执行救助保险机制,发放执行救助款1651.82万元。

    深化多元解纷眉山实践联合住建、金融、医疗等部门制定行业联动解纷规程,出台诉前调解工作规定,一核多元解纷体系更加完善。推动健全党政主导的诉源治理大格局,评选命名80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构建医疗纠纷保调赔防诉机制,实现医疗纠纷就地就近一站式高效化解,工作做法全国推广。眉山多元解纷工作经验入选《人民法院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眉山十件大事

    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持续优化诉讼服务。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当场立案率保持99%以上。全面改进和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自助诉讼服务设施,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的诉讼服务。市法院被评为全国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法院。在全市设立363个法官联络站(点),通过车载法庭、院坝法庭等方式巡回办案8495件,让群众参与诉讼更加便捷。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运用移动微法院、互联网法庭在线立案36089件、在线庭审1949件、在线调解3037件。市法院两次获评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

    切实保障民生权益。审结追索劳动报酬、劳务合同纠纷等涉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827件,涉案金额2.84亿元,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16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审结教育、医疗、人身损害、消费者权益等涉民生案件222件,让司法变得更有温度。组建涉军案件合议庭,全面完成服务保障停偿工作,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依法减免缓诉讼费1200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深化阳光司法,依法公开审判流程、执行流程信息,公布裁判文书17万余篇,直播庭审2.1余场、观看量1769万人次。强化新媒体运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推送法院工作动态1.2万条。落实法律七进要求,深入开展以案说法,制作自媒体普法栏目《法庭纪实》,点击阅读超过300万人次。打造眉山法院微电影品牌,自主拍摄普法微电影5部,播放量400万人次,获得中央政法委平安中国最佳微电影、全国法院系统十佳微电影等全国性奖项13个。

    五、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建设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制定审判权责清单,规范四类案件监管,加强办案流程节点管控和审限预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失职必问责、滥权必追责。完善审委会机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不断健全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加强案件质量评查,推行类案、关联案件强制检索,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促进裁判尺度统一。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行员额法官动态调整和人员分类管理,科学优化审判资源配置。

    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落实诉讼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积极探索专业化、要素式审判,着力提升审判效率。民商事案件简案分流率71.47%、平均审理时间28.38天。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4879件、平均审理时间11.68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三项规程,明确刑事庭审实质化标准,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要求,庭审实质化方式审理刑事案件621件,切实防范冤假错案。

    开展家事审判改革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试点,创新家事案件审判机制,厚植家事审判柔性司法理念,建立健全家事联席会议、家事调查员、离婚三封信等制度,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效防范民转刑案件。妥善审结家事纠纷案件20143件,调撤率65.20%。家事审判改革经验入选四川改革试点40个典型案例,洪雅县法院获评全国法院家事审判改革先进集体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着力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全面、及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报告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和重大案件,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等党建工程,打造党徽引领、法徽闪耀党建特色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司法。

    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突出三实五能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法院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升。实施青蓝工程,打造书香法院,推行菜单式培训,鲜明实干用人导向,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开展员额法官初任遴选和逐级遴选,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司法履职保障,加快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市法院11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选,2件庭审入选全省十佳庭审,4篇裁判文书入选全国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全省十佳裁判文书。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和司法巡查反馈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三非工作机制等铁规禁令,持续改进司法作风。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彻底整治顽瘴痼疾。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司法腐败。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基本解决执行难、家事审判、法治营商环境、行政审判等工作,并接受专项审议和测评,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坚持每年向政协通报全面工作,每季度向代表委员送阅联络专刊《眉山法院》。坚持开门迎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参与调解和见证执行逾1200余人次。2次承办全国、全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活动。认真办理两会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回复率均100%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全市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五年,是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五年,也是忠诚履职、硕果累累的五年。市法院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东坡区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6名干警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另有290个集体、606人次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市政协民主监督,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面检视过去,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司法服务大局的精准度还需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司法举措需要做细做深做实;二是诉源治理、执行工作、审判质效面临高位求进的压力,需要加大改革创新、攻坚破难力度;三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还需进一步压实,班子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锚定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法院奋斗目标,牢固树立质量为本、质效并重工作理念,深入实施铸魂、精品、铁案三大工程,为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以更高站位确保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实施铸魂工程为抓手,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筑牢政治忠诚。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坚持依法履职,以更大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服务大局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平安眉山建设,积极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紧扣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健全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机制,助推眉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加快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坚持司法为民,以更实举措回应群众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优化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全方位提升现代化诉讼服务水平。深化全省多元解纷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发展多元解纷眉山实践,服务构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基层司法能力,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妥善处理涉民生案件,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真切、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坚持改革创新,以更新理念建设现代化法院。扎实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对审判权力的制约监督,完善审判监督管理、统一法律适用、法官惩戒问责等配套举措,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秉持质量为本、质效并重工作理念,深入实施精品”“铁案工程,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五、坚持从严治院,以更严标准打造法院队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推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继续做强做亮党建和微电影特色品牌,持续加强司法职业保障,强化人才培养和正向激励,提升司法履职能力。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锻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各位代表,新征程再出发,新起点再攀登,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本次大会决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担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术语解释


    三个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

    三合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由同一审判团队审理,促进集约化、专业化审判。

    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2016年,眉山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法院,确定将原由彭山区、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法院管辖的行政诉讼案件交由东坡区法院管辖,将原由东坡区法院管辖的涉区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诉讼案件交由彭山区法院管辖,实行相对集中审理。

    基本解决执行难2016313日,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在全国两会作工作报告时,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向全国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对执行难全面宣战。最高法院、省高院、眉山法院紧锣密鼓部署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保调赔防诉:全市统保,有效分担医疗责任;精准调解,专业化解医疗纠纷;调赔结合,保障赔付及时到位;防控风险,切实减少医疗过错;诉调对接,司法保障化解纠纷。

    司法责任制:涵盖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职业保障和省以下人财物统管等四项改革,核心要义是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四类案件可能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

    庭审实质化改革: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基本目标是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三项规程刑事庭审实质化审理中的庭前会议、证人出庭和非法证据排除三项规程。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20171011日,最高法院、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开启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改革试点,目标是实现刑事审判阶段律师辩护的全覆盖。四川被纳入全国首批试点省份。

    家事审判改革20164月,眉山中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中级法院,试点范围涵盖全市两级法院。改革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促进婚姻家庭和睦,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封信:即《给离婚纠纷当事人的一封信》《给父母的一封信》《给孩子的一封信》。这是眉山法院为了让离婚当事人慎重对待婚姻、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子女权益,在家事审判改革工作中首创的一项制度。

    三个规定:《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三非非因正常办案需要会见案件关系人、非正常时间地点会见案件关系人、非因履行职责过问案件。



































































    眉山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2217日印发



Copyright 2007-2008 MeiShan RiDa Government All Rightsf Resferved    主办:眉山市人大常委会
蜀ICP备07502274号    电话:028-38165176    邮箱:msrdwz@163.com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