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执法检查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监督工作>执法检查>正文

执法检查

    全市乡村振兴推进情况的报告(摘要)

    2019-07-24

    2019627日在眉山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眉山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全市坚定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六有新乡村落地落实,加快建设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强市。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搭四梁八柱,抢占乡村振兴发展先机。一是制定政策框架和规划体系。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六有新乡村建设落地落实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工作举措,制定推进政策,指导全市乡村振兴工作。邀请专业团队,对标全国、全省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制定完善多规合一的市、县、乡、村四级“1+N”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和推进机制。调整充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顺利完成机改工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制定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园区考评办法、考核细则,市财政列支3000万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给予奖补。三是明确突破方向和培育重点。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作为今年工作的突破点和攻坚点,将丹棱县和东坡区白马镇等5个乡镇、彭山区锦江乡正华村等29个村,分别作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先进县、先进乡镇和示范村进行重点培育,由市财政先行预拨1080万元奖补资金,鼓励和支持区县统筹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打造。

    (二)坚持育产业建园区,强化乡村振兴发展支撑一是突出重点育产业。按照市上主抓主导产业、区县主抓特色产业的总体安排,做大做强东坡泡菜、眉山春橘、现代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做精做优枇杷、鱼苗繁育、设施葡萄、茶叶、禽蛋、蜂产品、藤椒等特色产业,做稳做特粮油产业。截至目前,全市东坡泡菜销售收入达到70.55亿元,眉山春橘销售收入达64亿元,在非洲猪瘟严峻形势下生猪出栏仍然达到91.4万头。成功举办2019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第三届眉山樱花节,积极参加老北京年货大集广交会,参与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竹藤馆建设与展陈活动。二是清空做实强主体。坚持空壳社清理与新型经营主体壮大相结合,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探索推广 “521”体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家庭农场4156家、农民合作社3259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3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华西德康200万头生猪项目已开工210个生猪养殖单元完成投资8388万元,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已完成投资6850万元。三是补短升级建园区。积极筹备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补短板现场会,瞄准种养循环清洁生产、农业装备现代化等短板,突出种养结合、绿色循环,推广运用现代耕种、现代植保、现代节水灌溉等生产装备,大力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紧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近期,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各获得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培育资金1000万元。

    (三)坚持优环境美家园,厚植乡村振兴生态本底。是建立责任清单,精细管理。建立了由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市级有关部门配合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责任体系。成立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设立六个专项行动组,实行六个一工作法精细管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建立标准清单,精准施策。对标全国、全省,建立我市美丽宜居乡村标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标准、农村卫生厕所标准等规范,指导区县抓好先行试点。三是建立任务清单,精确量化。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等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县、乡、村,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基础数据库,实施台账量化管理,每月比对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每月有进展、每季有成效。今年3月,尧斯丹副省长莅眉调研,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四)坚持重文化强民生,夯实乡村振兴治理根基。一是挖掘文化底蕴,涵养底蕴乡村。深入开展三苏好家风进农村活动和六有古村落保护,启动2018-2020年市级文明村镇补申报和文明单位乡镇确认工作,加快三苏、江口、柳江、汉阳等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二是强化多元治理,打造秩序乡村。健全完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持续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三化建设,开展新一轮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大力促进党组织联建,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领导力。三是增强民生福祉,构建幸福乡村。狠抓农民增收致富奔康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开展精准帮扶大走访,推进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让广大农民朋友们享受越来越好的教育医疗条件,越来越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五)坚持促流转增活力,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一是解决的问题。推行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驻村规划师、农技指导员制度,实施眉州本土菁才培育行动,开展眉州田园名星培育,实施引雁还巢工程,制定《眉山市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和眉州名匠培育计划实施方案》,汇集乡村振兴四海贤才。截至5月底,全市共选派271名乡村振兴书记(主任),吸引128名农民工返乡创业。二是解决的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管理、房地一体依法登记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通过完善登记颁证、夯实流转基础,架设服务桥梁、规范流转市场等方式促进农村承包地向业主大户、工商资本、家庭农场集中,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截至5月底,全市成立县级流转总公司6个、乡镇流转公司118个,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19万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46%三是解决的问题。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投入机制,优化财政供给结构实施便利融资行动,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金融、社会资金合力支农的良好格局。截至5月底,全市安排市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预算1.56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建设,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546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突破年的安排部署,围绕六有新乡村建设,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重点,同步推进农村文化、农村基层治理等工作,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1个、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20个。

    (一)以转型为目标,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主体培育,将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集中释放,促进泡菜产业、眉山春橘和现代畜牧业等特色主导产业的上档升级。对接好、谋划好、筹备好全省现代农业园区补短板现场会、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和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等重大节会活动。以三精工作法实施好重大涉农项目,引进国际一流公司,用全球化视野、国际先进经验技术倒逼传统基础产业实现转型突破。

    (二)以村美为重点,打造宜居宜游新环境。按照整治环境提升生态美、典型创建点缀示范美、统筹推进实现整体美的工作方式,贯彻好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农村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精神,确保建成美丽眉山·宜居乡村”550个,将眉山打造为天府御花园、全国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首选地。

    (三)以富民为根本,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做好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将促农增收向美丽经济、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方向聚焦,拓宽增收渠道,提升增收水平。围绕制约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村改革,鼓励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资源入股、集体资产入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将农村各类分散的资源要素聚集到产业平台上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施十大扶贫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重点带动无增收来源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Copyright 2007-2008 MeiShan RiDa Government All Rightsf Resferved    主办:眉山市人大常委会
蜀ICP备07502274号    电话:028-38165176    邮箱:msrdwz@163.com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