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2009年6月25日在眉山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眉山市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执法检查组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常委会副主任余纪桦带领下,听取了市政府及市交通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以下简称《公路法》)的情况汇报,并赴东坡区、仁寿县进行了执法检查,彭山、洪雅、丹棱、青神县人大常委会同时在本县范围内进行了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法律的基本情况
《公路法》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合理的路网布局,科学合理的线型走势,科学合理的等级标准”,编制完成了眉山市融入全省交通枢纽公路建设项目(2008年-2020年)等12项交通发展规划。截止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6460.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00公里、国道79.33公里、省道240.28公里、县道1521.60公里、乡道1116.21公里、专用道294.39公里、村道3135.53公里。形成了以省道106线、103线、成乐高速公路、国道213线的“一横三纵”的公路主骨架,以眉山中心城区为中心,各县县城为节点,辐射乡、镇、村的公路网络,实现“眉山境内半小时、往成都一小时”的经济圈。乡镇通油路水泥路率92.2%,行政村通公路率97.1%。全市公路实际养护里程1966公里,其中:国道79公里,省道172公里,县道1450公里,乡道265公里。加强了对公路日常管理,有效维护路产路权。红线控制、接道、标志标牌等规范统一。对以路为市、乱堆乱放的现象进行综合整治,依法查处了各种损坏公路及其设施案件。开展了公路抛洒滴漏专项整治工作,加强超限运输监管力度。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3个固定轴载超限检测点和5个流动检测点,执行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加强了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收支管理。全市共有收费公路10条,其中:政府还贷性项目7个,经营性项目1个(省道103线眉山段),收费公路里程481.83公里。目前收费公路债务余额为12. 26亿元(其中政府还贷性收费负债10.05亿元,经营性收费负债2.21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负债沉重,养护资金不足。目前全市交通总负债为14.53亿元,其中市本级负债9.2亿元,特别是省道106线负债率高达99%。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养护工艺落后,部分路面破损,公路缺养失养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二)执法管理难度大。货车车主为追求最大利润严重超载对公路造成功能性破坏,公路不堪重负。由于种种原因,我市超限运输现象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公路沿线部分居民和住户以路代市、建房、种植等问题突出,沿路秩序存在混乱现象,公路两侧红线控制难度大。
(三)公路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全市公路管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责任不落实、资金不到位、养护管理失衡、管养资金缺失等问题。全市养护职工2757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没有解决,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三、建议意见
(一)抓住机遇大力加快公路建设。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机遇,加快推进乐雅、成都赤水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德阳至乐山大件公路加固改造,加快成眉快速通道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启动省道106线路面、省道103线加固改造和400公里农村断头路建设。力争2010年实现100%的乡镇和80%以上的村通油路水泥路,100%的乡镇有客运站,100%的乡镇通客车。使眉山交通“内通外畅”,成为离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最近的一个交通节点城市。
(二)加大投入、化解债务,促进公路事业发展。市、区县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广开融资渠道,利用优质交通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充分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公路建设。坚持建养并重,尽力安排公路养护资金,确保公路完好、安全、畅通。
(三)理顺机制、严格执法。要进一步深化养护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特别是要尽快建立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公路建设、公路保护的关系,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人性化执法。建设计重收费系统,实行货车计重收费,规范收费行为。完善超限检测设施,加紧国家Ⅰ类治超检测站建设,严格治超执法标准。畅通重点物资运输和农副产品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管理,着力解决好粗暴执法、随意执法和滥用自由裁量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