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在眉山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眉山市人民政府
一、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市国有企业全力以赴稳步增长,国有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截止2019年12月,市、区(县)两级国有企业共163户,资产总额1907亿元,增长15.7%;净资产975.2亿元,增长13.1%;资产负债率为48.9%。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1.7亿元,增长98.9%;上缴税费4.5亿元,增长76.3%。
市属国有企业共76户,主要包括眉山发展、眉山国投(原眉山市资产经营公司)、眉山天投三大集团公司和下属子公司。
2019年,市属国有企业一是资产总量增加,规模不断壮大。年末市属国企总资产748.6亿元,增长6.9%,其中总资产超百亿的单体企业有4户。二是投入加大,国有资产实现增值。2019年末市属国企净资产363.3亿元,增长11.6%,其中超50亿元的单体企业有4户。三是经营收入增加,收益大幅好转。2019年市属国企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增长16.8%。经营利润大幅上升,实现利润总额1.7亿元,增长95.3%。盈利超千万元的单体企业有11户。
2019年区县国企共87户,年末总资产1158.4亿元,增长22.1%;净资产611.9亿元,增长14.0%;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增长37.3%,实现了扭亏为盈。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实施国企“2+N”战略重组。分别突出市场竞争类和公益服务类的功能定位,以眉山发展、眉山国投为主体整合重组,构建“2+N”发展架构,增强企业实体化发展能力。
(二)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公司制改造,建设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规范化建设,调整和充实企业领导人员24人次。
(三)强化国企经营业绩考核。会同财政、审计部门对眉山发展、眉山国投等29户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兑现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充分调动企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
(四)强化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认真排查风险点严控债务、法律、金融风险;建立预警线对负债率超过预警线和重点监管线企业重点关注、持续监测;制定方案稳步推进存量债务化解工作。2019年市属国企资产负债率51.5%,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五)做好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2019年市本级企业共上缴国有资本收益2510.6万元,增长76.5%。
(六)稳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宏大建投公司与民营企业联合开发房地产项目,发展势头良好;眉山发展集团与成都农交所合作设立眉山分所,促进本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七)积极履行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兴眉水务公司、展通公交公司、武卫安保公司等公益服务企业在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承担起公共安全、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有力促进了全市社会的和谐稳定。
(八)全面加强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理顺市属国企党组织管理关系,精心组织国资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国有企业实现提质增效稳增长。2019年我市国企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速均超10%,资产规模位列全省市州第7位;营业收入增速超20%,利润总额增速近100%,列全省第4位;上缴税费增长70%以上,为社会作出了更大贡献。
——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订出台出资人监管权力清单、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确立了放管结合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
——实现国有资源优化整合。将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企业全部脱钩划转移交市国资委统一监管,市属国有经营性资产实现了资产集中、资本聚集、资源集约,提高了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市场化转型发展取得突破。围绕市场化转型发展,千方百计增强造血功能,2019年市属国企完成经营性投资项目11个,产生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完善。建立了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的国企薪酬分配和奖惩机制,实现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企业职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我市国有企业还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二是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力度不够,三是国有资本运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将增添措施,努力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监管效能;二是进一步深化企业重组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布局更加优化;三是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促进企业安全运行;四是进一步强化举措,加快推动资产证券化;五是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转换国企经营机制;六是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