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工作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摘要)
2009年3月27日在眉山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玉仙
一、关于“增加财政投入,积极争取项目”的情况
(一)财政投入力度加大。
2008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全年全市教育支出15.5亿元,比2007年增长37%;全市教育费附加征收6591万元,比2007年增加1545万元,增长31%,并全额安排给了教育使用。2008年,“两免一补”和学生资助资金共计1.8亿元。全市化解“普九”债务3.6亿元,完成省锁定5.51亿元债务的65%。
(二)教育项目建设成绩显著。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教育、财政、民政、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互通信息、密切配合,抢抓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两大机遇,推进教育项目建设。2008年,争取各级各类教育项目资金4亿多元,是设区建市以来争取教育项目资金最多、实施项目最多的一年。截止目前,全市179所灾后重建学校,已完成149所。我市学校恢复重建和复学复课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已投入1.36亿元,工程进展顺利。
二、关于“实施职教攻坚,发展民办教育”的情况
(一)职教攻坚进展顺利。
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贯彻实施〈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三年攻坚计划的决定〉的意见》(眉府发〔2008〕29号),召开了动员大会,与区县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2008年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一是中职招生23016名,超额完成省下达2.3万人目标。二是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发展经费1.5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8%。全市已有高水平实训基地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1个市级职教中心、5个县级职教中心均在建。三是全市创建国家级重点中职校2所、省级重点专业3个,是设区建市以来职业教育高水平创重业绩最好的一年。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根据工业强市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职教专业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二)民办教育依法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一是依法落实民办教育合法待遇。公、民办学校依法享有同等地位和同等享受已出台的优惠政策。二是依法健康发展民办教育。我市现有民办学校386所,在校生77474人,办学层次从学前教育覆盖到大学本科。2008年,全市民办教育投入1.34亿元。民办职业教育成为全省亮点,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经验多次在全省交流。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招生三年,在校生规模已达6700余人,荣获“全国最受欢迎独立学院”、“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等殊荣。
三、关于“部门各司其职,维护教育秩序”的情况
(一)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一是认真落实教师政策待遇。教师工资和津补贴按月足额发放。教师的“三险一金”得到落实。二是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市政府办印发了《眉山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办法(暂行)》、《眉山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管理办法(暂行)》。三是着力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建设“三大计划”和职教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08年全市培训教师9000多名。教师学历达标率和提升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全员学习培训自学考试。
(二)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维护教育安全稳定。
各级政府坚持把教育安全稳定放在突出位置,落实了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完善了应急预案,全力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力维护教育安全稳定。2008年,以灾后学校安全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5.12”地震发生后,教育、规划建设等部门迅速对校舍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排查,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分类组织进行加固维修或恢复重建,全面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加强了学生安全教育、防灾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学校安全专项治理,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开展了“警校共育”活动,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构建,教育系统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为抓好教育系统的稳定工作,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了稳控化解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方案,加强了教育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认真办理教育信访工作,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三)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塑造教育良好形象。
加强了教育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教育系统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推进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加强了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教育。加强了教育收费管理,2008年2个区县成功创建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财政、物价等七部门对教育收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教育乱收费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了民主评议学校校风活动,2008年,评议学校330所。开展了教师有偿补课、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专项治理工作,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2009年,市政府将以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和职业教育攻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