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买的新房?”“买了几年了,有近两百平方米。”“打算什么时候买小车?”“等孩子大学毕业就买。”1月13日,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村民左幼群和鲁素群,在该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一边“刮青”“启篾”、一边聊天,一问一答、一言一语,笑声朗朗。“有如今的小康生活,得感谢陈代表。”鲁素群争先说。

她们感谢的“陈代表”,是市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他是土生土长的青神人,与竹子打了几十年交道,用一份坚持和努力,将竹编工艺发挥到了极致。数十年里,他继承和发扬了青神竹编技艺,不仅获得了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编艺术大师等荣誉,还用一根根细如毛发的竹丝,创造了上亿财富,带动当地群众居家就业、靠着青神竹编走上了致富道路。
“从20年前开始,我就向陈老师学习竹编工艺,编出了很多精美的竹编艺术品,生活水平也随之改善。如今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生活,每月还有四千元左右的工资,更是有了幸福保障、小康保障。”左幼群说。与她一样通过编竹工艺走上了致富路,还有当地5000多名村民。
“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力平拉,才能够把竹篾扒的更均匀、更美。”记者慕名见到陈云华时,他正在公司一处指导他的徒弟们编织着竹编工艺品,从竹编的选材,到竹编艺术品的制作,每个流程都事无巨细的给学徒们讲解着。他把自己所学的技艺倾囊相授给徒弟们,让他们不离开土地,不离开家庭的同时,又能用自己学到的竹编技艺赚钱。陈云华告诉记者,竹编技术只有不断的传承,才能创新出更多、更新的竹编艺术品。

创新才能发展,才能持久造福于民。陈云华带领公司员工加大创新力度,新增仿真竹编系列,延伸竹编产业链,擦亮竹编产业牌。“作为人大代表,要把自己置身于整个产业链中,把身心都投入到竹编产业发展当中,不断的创新,才能把竹编这个产业链做强做大,让更多人谋福利。”陈云华说,竹编产业是青神的一张闪亮名片,是永恒的朝阳产业,在国际上都很响亮,就要不断地创新,助力农民致富增收,让竹编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接下来将一如既往地为推动青神竹编产业发展尽职尽责,将青神竹编做成世界的品牌,把青神竹编做强做活,做成群众稳居致富殿堂的好产业。” 陈云华表示,建议把中国竹艺城景区建成国家级竹林康养“抱团养老”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