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僻村落变休闲驿站
老支书用心描绘家园蓝图
——记丹棱县人大代表 万树安
初夏的早上,伴着鸟语花香,行走在丹棱县双桥镇龙埂村,看着一排排别具特色的2层小洋楼,一条条延伸至视线尽头的宽阔马路,以及扛着锄头向自家地里行走的村民,无不勾画出一幅休闲美丽的新村风貌图,让人心旷神怡。
短暂的在村委会办公室处理了事务后,龙埂村支部书记万树安又匆忙的走了出来,尽管新村建设已初步完成,但后期的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仍需要他亲力亲为。
一份承诺 换一座幸福美丽新村
放眼龙埂新村,村民们乐在其中,路人也总是驻足称赞。两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交通不便,相对偏僻的村落。如今,能取得如此大的成效,除了各级部门的协作,还离不开万树安的全身心付出。
作为丹棱县人大代表,万树安致力基层工作已有18年。58岁的他,为了把握住县上打造旅游通道,建设旅游新村聚居点的机会,毅然郑重地承诺,“一定会把事情干好。”
“2012年1月19日,梅书记专门把我喊到办公室,问我:‘干的下来不?干不下来就让其他村来做。’”万树安还能清晰地记起,镇党委书记找自己谈话的情景。万树安一句看似简单的承诺背后,需要的是700多乃至更多的日夜来付出。
拟定目标、规划定位、启动建设、协调监督……新村聚居点建设自确定起,就预示着是一场硬仗。尽管划定规划区的商居型建筑只有43户,但涉及的工作量仍然难以估量。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统规自建的要求,为了打造出一个“一百年都不过时”的靓丽新村形象,万树安带领村干部和农户代表前往县内外10多个新建场镇,进行参观学习。
规划建设一条贯穿新村的主要干道,万树安仍不断征求群众意见,进行实地调查,反复与规划人员探讨。原计划建设5米宽的道路,按照群众渴望建设成小城镇模式的要求,改为7米后 ,最终确定改成了9米。
类似的工作还有很多,两年里,万树安就是这样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执着的坚守自己的承诺。
一分耕耘 让群众共享快乐生活
依托中隆老场镇建新村,按照“一中心,两场镇,三干线,四片区”的建设思路进行规划布局,现在的龙埂新村美丽、大气,并逐步建起“餐饮一条街”,打造为远近闻名的休闲驿站。
看着一天一个样的龙埂新村,万树安欣慰之余显得很平静,“我的工作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和群众打交道,让大家满意。”
2013年10月,看到新村建设步入正规,临近60岁的万树安在村委会换届时提出,让出自己村支部书记的位置,给年轻人争取更多的锻炼机会。他的想法没有得到镇上领导的同意,当年选举,群众们再次以超过90%的投票推选他为村支部书记。
“万书记人很对,有问题他都能及时来帮我们解决。”正在修建新房的村民朱惠芳说道,修建新房事情很多,常常是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事就会麻烦万书记。住进300平米的新房,村民乐得合不拢嘴的说道,“要不是新村建设,自己很难住进这么好的新房。以后不仅能靠柑桔带来收入,还能在家门口经商。
继续肩负重任,万树安依旧早出晚归,事无巨细的管理着村上的工作。虽然他还和老伴居住在修建了20多年的平房子里,但看到入住新村的村民能惬意舒适的生活,周围的村民都能享受新村建设带来的便捷,他已感到十分满足。
沿着由水塘改建的湖边走,万树安一边查看那些零星的点缀着的荷花,一边说道,“很多景观都已初步建成,今年8月底新村聚居点建设就能全面完成。到时大家就能来休闲观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