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代表工作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代表工作>正文

代表工作

    改良技术增收 引进产业致富 记丹棱县人大代表岑学银

    2014-09-23

    改良技术增收 引进产业致富
     

      每年的39月,在丹棱县张场镇金花村,都能看见农户们在茶山上劳作的情景。受高海拔、气温偏低的影响,金花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茶叶,并以此为主要经济来源。然而,在1千多米的山上,信息相对闭塞的条件下,依靠传统的茶叶种植难以让农户们脱贫致富。如何突破瓶颈,带领农户增收,成为了当地村干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基层岗位上工作了18年的岑学银,作为金花村村主任,他也是丹棱县人大代表。多年来,他凭借着一颗持之以恒为民解忧的心,畅通了茶叶销售道路,改良了茶叶种植技术,引进了猕猴桃种植产业,为生活在山里的农户们燃起了新希望。
      【】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尽全力为民解难题
      身材并不高大,他却用勤劳打通了村里联系外界的致富路;没有驾驶技能,他却用双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不曾受过特别培训,他依然敢学敢做,成功实现了农户们的猕猴桃种植梦。
      这条通往名山的路是2008年修的,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一条并不十分宽阔的山间水泥路,在岑学银及全村人看来都意义重大。作为丹棱县最偏僻的村落,道路不畅通的时候,农户们需要行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县城,如今驾车仍免不了要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1个多小时。而相隔较近的雅安市名山区正好盛产茶叶,大量外地客商的集聚,让农户们的茶叶变得更畅销。常年依然销售茶叶维持家庭收入的金花村人,需要这样一条路。
      尽管时隔多年,再次提起,农户们也是乐呵呵地对岑学银连连称赞,多亏了岑主任,要不然这条路至少要晚两年才能通。人口少、集资额大是岑学银认为集资修路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迅速解决问题,当年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上,岑学银提出了“加强山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希望扩宽茶叶销售通道。议案很快获得县委政府通过,水泥路也在同年开始建设。
      有了畅通的道路,茶叶发展需要进一步改善。岑学银和村干部们带领农户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同时还成立了金花茶叶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引进先进机械加工设备。
      岑学银说,农户们都分散的居住在山里,最远的相距7公里。由于除了带领大家发展产业外,还有许多日常的事务需要及时与群众沟通,不会驾驶摩托车的他只能徒步前行,常常一走便是1个多小时。即便如此,他依然乐在其中。
      【】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
      突破创新惠民致富
      现在全村共种植了4810亩茶叶,平均每亩收入5千元,仍然很难致富。常年将茶叶运往雅安市名山区销售,岑学银有了新的发现,那里种植茶叶的农户都纷纷种上了猕猴桃,且收入不菲。一亩猕猴桃收入3万元,整整是茶叶的6倍。
      有了致富的好项目,金花村适合吗,又该如何种植呢?带着这些疑问,岑学银开始了深入的研究。请教专家指导,和村上干部商讨,获取县级部门支持,统一给村民们普及知识……一系列的工作都少不了岑学银的亲力亲为。
      经过前期努力,2012年,村上110名农户率先试种上了猕猴桃,经过第一年嫁接后,今年,树藤上开始挂起了果子。尽管前两年都不会有实质性的收入,但岑学银的眼里却闪烁着希望。要是按照去年每公斤14元的市场价格来看,长久发展下来,金花村的主要产业将会像猕猴桃倾斜。

    我们这里的环境就和名山很接近,没想到的确很适合种植猕猴桃。经过前两年的实践,如今猕猴桃种植面积初具规模,曾经怀疑、不解的农户对猕猴桃种植都积极参与管理,心中对未来收入充满了希望。
      不能施尿素,要施复合肥、农家肥……”如今,5月的金花村山地里,依然能零星的看见采摘茶叶的农户,但也能找到那些怀揣希望、自信满满地管理猕猴桃的农户,他们总会笑着说,岑学银,真正为我们老百姓谋了实惠。

     

     

     

Copyright 2007-2008 MeiShan RiDa Government All Rightsf Resferved    主办:眉山市人大常委会
蜀ICP备07502274号    电话:028-38165176    邮箱:msrdwz@163.com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