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旅相融抓发展 践行代表职责为民忙
—— 人大代表寻访之记十三届人大代表、槽渔滩镇党委书记伍秋军
七月的空气里已然带着些逼人的热意。2日上午,洪雅县槽渔滩镇玉湖岚山观光大道施工现场,伴随着不绝的蝉声与轰隆的装载机运行声,槽渔滩镇党支部书记、市三届人大代表伍秋军正在这里检查工程进度,向工地负责人咨询工程开展情况,与附近老百姓展望项目施工完成后将为当地经济带来的变化,伍秋军心里充满了对镇子发展的期盼。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槽渔滩镇党委书记,近年来,伍秋军一方面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民发声,一方面围绕当地旅游复兴,抓项目引进和产业升级壮大,促进农旅相融,从而实现富民增收,为
槽渔滩镇经济与生活变化带来了新气象。
【】引项目 完善基础设施 以旧代新复生机
槽渔滩曾经是省内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但是2002年之后,由于当地旅游基础设施陈旧、旅游发展项目匮乏,逐渐就变得无人问津,旅游业萧条,而这个现象也引起了伍秋军的关注。为了重振当地的旅游业,他想到了通过引进新的旅游项目,用以新带旧的方式,来让当地的旅游业重新焕发生机的模式。
2012年,洪雅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国际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之后,伍秋军带领镇政府领导班子,通过引进旅游项目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发展槽渔滩镇旅游业。该镇引进了玉湖岚山项目,目前已完成了景观大道的水稳层铺设及芳香谷一期主体工程,野渔湖度假中心酒店已经竣工投用,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6亿元。与此同时,镇上观音寺、五斗观修葺一新,香客络绎不绝。槽渔滩景区的道路、桥梁、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也全面改造升级。2014年,槽渔滩镇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了2.25亿元,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让当地的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该镇玉岚村村民牟国刚高兴地告诉记者,旅游项目的落地,为村子基础设施带来了极大变化,道路加宽不仅给老百姓出行带来了方便,更为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带来了极大便利,“山上修建了(游客)接待站之后,我们老百姓家以前的茶叶只能卖200多块钱一斤,现在能够卖到五六百块钱一斤,同时在宾馆接待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接待自驾游游客在自家吃住,靠着这旅游业的发展,大家生活是越来越红火!”
【】抓产业升级 农旅相融 助农增收为民忙
旅游业的重复生机为镇上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气象,而为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解决群众增收问题,伍秋军更坚持走规模化发展、特色为魂的道路。
在他的领导下,槽渔滩镇引导、协调流转土地5000余亩规模化种植白茶、观赏苗木园林;扶持鼓励发展特色养殖,槽渔滩娃娃鱼、鲟鱼养殖效益良好;罗坝小米酥、月饼、雅妹子等特色旅游食品规模日渐壮大。同时,为了更好的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富民增收,伍秋军几乎每周都要到各个产业基地探访,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信息,了解业主的经营状况,并着力为其解决发展难题。2014年,槽渔滩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1245元。
当地青江白茶园基地业主吕正荣感动地告诉记者,基地是当地引导、协调流转土地,打造的一个以规模化白茶种植、观赏苗木园林以及农家餐饮等为主题的特色农旅项目,目前仅白茶销售一项年产值就能达到5、6百万,为了将当地的这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规模化发展,“伍书记基本上每周都要上山转一转,及时为我们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建言献策 做人民满意的代表
人大代表的另一个职责就是要为民发声,积极建言献策。担任市人大代表以来,伍秋军就城乡环境治理、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几个颇有见解的建议,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了更好的发展全市的乡村旅游,在今年初举行的人代会上,他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整合农口项目资金,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也得到了市财政局的书面回复。
如今,距离本届人大代表任期届满还有不到两年时间,伍秋军表示,他将积极履行好自己乡镇干部的本职工作,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以此来富民增收,同时也将不断深入群众当中去,听取他们的呼声和意见,履好职尽好责。“作为一个人大代表,首先就要履好本职工作,而同时作为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我会立足本职工作,进一步推动我们镇的旅游业发展,并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听取群众呼声,积极向市上提建议意见,为我们全市经济生活发展献一份力。”